导语
2022年6月30日,在党的121周年华诞前夕,靠谱的十大网投实体平台(中国)有限公司(筹)赴浙江省余姚市、桐庐市、平阳县红色社会实践基地“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暑假社会实践团部分成员前往平阳,参观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等地,并录制了相关音视频资料;实践团成员们追忆挺进师的艰苦奋斗历程,学习中共浙江省一大的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青春献礼二十大。
凤岭山:追寻永放光芒的铁军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是粟裕率挺进师出发的地方,该园以“红旗不倒”为主题,以“永远的丰碑”为主线,以浙南革命根据地和挺进师北上抗日的光辉业绩为核心,依凤岭山势而建。实践团成员们在此久久驻足,忆挺进师战斗历程,缅怀红军英雄事迹。
在园内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中,实践团成员们参观烈士遗物、仿制的作战武器,观看粟裕带领改编后的挺进师由山门街出发的幻影成像,深入了解挺进师军史,感悟其勇武的铁军精神。实践团成员们还瞻仰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主碑形状为双肢合一、向上有力的长方体,象征着红军挺进师与浙南、闽东革命力量紧密结合,并肩战斗。主碑周围高低不一的立柱如春笋破土,象征红军挺进师活动过的闽浙赣等地区的革命力量蓬勃发展。雄伟纪念碑,峥嵘革命史,鲜红英雄心,陈列馆和纪念碑在实践团成员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实践团于挺进师纪念园
实践团成员录制讲解视频
实践团成员参观展馆
实践团成员调试设备
实践团成员瞻仰挺进师纪念碑
冠尖山:传承中共浙江一大的遗产
冠尖山的山型尖锐,形似冠帽,83年前在冠尖新楼召开了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自浙江省各地的26名正式代表,代表全省19000多名党员齐聚于此。刘英代表中共浙江省委致开幕词,并作政治报告。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对刘英同志的景仰之情,参观了他曾经工作的办公室,成员们深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心怀敬畏。如今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的道路两旁悬挂有多个路牌,路牌上记录着许多浙南英雄故事,有粟裕讲授“游击战术”,也有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的坚贞事迹,实践团成员们一路走来,赏读名人事迹,挖掘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实践团成员们还参观了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进入大厅便迎面看到一组弧形浮雕,26位党代表仿佛迎面走来,将成员们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两个展厅,重温浙江党组织历史,感悟先辈们的革命情怀,展望浙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坚定使命,砥砺奋进。
实践团成员在省一大纪念园前
实践团在省一大陈列馆合影
实践团成员在省一大会址前
专访:红色文化传承的“平阳经验”
7月3日,在结束了对平阳革命遗迹的参观和考察后,为对平阳红色资源开发和中共浙江省一大召开的相关情况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实践团成员们采访了平阳县党史研究室主任王祥。在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平阳有“浙南红都”的美誉,其红色文化资源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有诸多“平阳经验”;中共浙江省一大的会议精神在今天仍要继续传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平阳也应发挥独特优势继续前行。
实践团成员与王主任交谈
实践团成员采访王主任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围绕“青春献礼二十大,盛世奋进正当时”的实践主题,实践团成员走访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等地,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铁军精神、传承中国浙江省一大会议的红色基因。在这个追寻革命足迹、重温革命历史、感受革命情怀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斗争精神,因此也通过音视频录制的方式将感动存留下来,希望日后与观众们一同凝聚理想信念,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担当时代责任,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奋进者。
实践团成员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本次实践中,我们平阳小队走遍了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的各个角落,既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浙江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的丰功伟绩,增强了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又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使用数字化设备实现红色资源转化,锻炼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张腾
“在浙江省十五大顺利闭幕,喜迎中共二十大的节点上,我跟随社会实践团队走过新四军挺进师的路线,深挖浙江省一大旧址资源,切实并深刻领悟了新四军精神与省一大的精神——本次社会实践可以说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一次社会实践。除了大家共同的调研与工作任务,作为技术股,我在拍摄和后期工作中进行的复盘,更加深了我对本次实践内容的认知。我相信,新四军的精神会从身后指向身前,省一大精神也将代代传承,不断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王良众
“平阳这片‘红色土地’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从挺进师纪念园到中共浙江省一大遗址,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重走了这一段艰苦的历程,在一件件遗物和一段段影像资料之中,我们仿佛重新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中。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利用技术手段,实现赓续红色文化传播的目标,是历史的嘱托,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我们实践团的初心所在。”
——沃钦威